
中华有怪笔 双管能齐下
————左手反书名家耿存良精品解读
文/司马春光
左手反书最早为汉朝梁武帝时代的丞相孔敬通所创,成为当时宫廷娱乐的一项活动,也是中国传统书法120余种之一。由于文景之乱,大量书籍被烧光,没有留下关于左手反书的历史文献,只是在民间艺人延续至今。左手书法,是一种逆向思维活动,也是一种镜像思维,它能做到手、脑并用,尤其是左手反书者左半脑、右半脑都能工作,这对于增强记忆力,锻炼人的心、手、眼、脑十分有利,达到合一,激活沉睡的右脑细胞,开发智力,对人们会起到思维逆转引导作用,从而改变左脑控制右手书写的习惯,左手反书者被称之为怪才。
河北省保定市宋太祖故里人耿存良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怪才。他不仅会左手反书,而且会两手同时进行书法创作,其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,将书法这一国粹玩于股掌之间,每次表演博得观众喝彩。因此,他被称之为“中华怪笔”。其自幼热爱书法,受燕赵文化的滋润,加之自己数十年的努力,其书法左规右矩,既有传统,又有创新,笔画流畅如水,结构严谨,篇幅大度,有“二王”神韵,方圆结合,中锋主骨,侧锋打场,外松内紧,提按有度,开合得法,首尾吻合,自成一体。形成了结构妍美,运笔自如,飘逸有神,整体大气,凸显神韵的书风,加之左手反书、两手同时书的特色,更彰显神秘感和魅力,所以,他的书体也称之为“怪笔体”。
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”目前,虽然左手反书者寥若晨星,但是由于耿存良先生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,势必会壮大左手反书爱好者队伍,对于开发人们的智力起到推波助澜作用,也期盼左手反书尽早成为一门书法分科,为人类造福。同时,也祝福耿存良先生在书法领域有更大的突破,如雄鹰般飞得更远、更高。